作者:趙國龍

打開報章,不久便會在一些副刊裏看到類似這樣的標題: 天文學家發現了距離地球數過億光年的最遠星體,或某科學家根據巖石分析的推斷,地球的年齡是幾許百萬年, 這一切的天文數字,給人難以捉摸的感覺,但卻也令人著迷,使人從心底發出肅穆和敬畏。

也許很多人都曾想過,宇宙是從何而來這類傳統卻歷久常新的問題。不同聲音,眾說紛紜。唯物論者和天文學者會說, 一切的星體都是從星雲的意外撞擊而成。星體上的無機粒子,在長年慮月的碰撞下,在或然率下產生了有機的生命。 進化論者也提倡生命是藉著長久自然的碰撞而改變,從而將最合適的轉變選擇出來。看來一切都是偶然而成, 而"巧合"或許是這些理論中最重要的假設。如是者,因將這"巧合"理論化和合理化,所提倡的理論就變得科學化(注:但仍欠缺驗證性)。

所以,要相信這些"巧合"是合理所的需要的「信心」,實在不下於相信宗教信仰中對創造的論調。試想,若這些對於"巧合"的論調是正確的, 這代表著我們相信宇宙的形成、生命的出現、歷史的進程甚至是我們的思想也是原子運動偶然作成的副產品。這樣,那些「專家」的思想自然也是或然率的副產品, 相信他們的論調,就好比相信一個打翻了的牛奶所形成的圖像,能解釋牛奶是如何造成和為何會打翻一樣的不合理。

而從這巧合論所帶出的人生觀,容易使人在變幻而不可知的世界中失去了立足點,生命看似順境時,會歸功於運氣;若遇困境,則只能嘆句倒楣。如此一來, 人生就與一肥皂劇無異。一個有真實信仰的人,卻能在順利時學習感謝,在困境時仍相信神在掌管,過去的傷痕得以醫治,現在的努力得以肯定,未來的不可知性有神的應許作保障, 這就是主耶穌所賜予的豐盛生命了。

如何認識神?

注: 科學的定義在於在不同的空間和時間都能確保它的重複性(REPEATIBILITY)